铝型材的特点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民用建筑铝合金铝型材的品种和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建成了上千条铝型材生产线,其工艺装备、生产工艺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均已基本定型,具有标准化、系列化的特点。
(1)铝型材绝大多数采用6063-T5/T6铝合金生产,这是因为6063铝合金质轻,有良好的塑性,工艺成形性能好,表面处理性能优良。可以用它生产出轻巧、美观、耐用的优质铝型材。
(2)世界上已研制出上万种建筑铝型材。其横截面积范围为0.1~100 cm2,外接圆直径范围为φ8~350 mm,腹板厚度范围为0.6~15 mm。
(3)铝型材壁薄,绝大多数铝型材的壁厚度为0.6~2 mm,形状十分复杂,且断面变化剧烈,相关尺寸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大多数为**高精度薄壁铝型材。
(4)建筑铝型材中的空心制品比例很大,空心铝型材与实心铝型材的比例大约为1:1,而且内腔多为异型孔,有的常常为多孔异形薄壁空心制品。
(5)一组建筑铝型材需要组装成不同的门窗系列或其他的建筑结构,因此配合面多,装配尺寸多,装饰面多。为了减少铝型材品种,要求铝型材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这就提高了铝型材的精度要求和表面品质要求。
• 质量理念:让提质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质量方针:技术求精
管理从严
质量争优
持续改进
• 质量目标: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
客户满意度达到99%
顾客退货率≤0.15%的目标。
• 质量三不:不接受不良品
不制造不良品
不放行不良品
• 质量三检:自检
专检
巡检
•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个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两个沟通:内部沟通,顾客沟通
• 三种监视和测量:
体系业绩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四大质量管理过程:
管理职责过程
资源管理过程
产品实现过程
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
• 四种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管理)
过程方法(PDCA循环方法)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数据统计)
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 四个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产品实现策划
设计和开发策划
改进策划
• 八项质量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生产质量流程控制:
一、工艺、技术准备
二、供应商审核
三、来料进厂检验
四、订单评审
五、生产过程控制:
1.铝棒生产;
2.模具检验;
3.挤压生产;
4.时效;
5.喷涂前处理;
6.喷涂后处理;
7.氧化着色电泳;
8.氟碳;
9.穿条;
10.注胶;
11.木纹;
12.贴膜包装;
六、巡检抽检
七、入库检验
铝型材表面处理形式之静电粉末喷涂:
(一)静电喷涂工艺原理:
用静电喷粉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的终涂层;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
(二)静电粉末喷涂的基本过程
(1)表面预处理:
对于板金冲压件可采用化学前处理法。即:去油→去锈→清洗→磷化(或纯化)等。大部份锈蚀或者表面较厚的工件,采用喷砂,抛丸等机械方法去锈,但机械除锈后应确保工件表面清洁,无法垢。
(2)喷涂: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较),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依靠静电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3)烘烤固化:
喷涂后的工件通过输送链送入180~200℃的烘房内加热,并保温相应的时间,(15-20分钟)使之熔化、流平、固化,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不同的粉末在烘烤温度和时间上是各不相同的) 。这是在固化工序上应注意的。
(三)静电粉末喷涂的优缺点
粉末涂装的优点是:
(1)高效节能:由于是一次性成膜,可提高生产率30-40%,降低能耗约30%
(2)污染少:无**溶剂挥发(不含油漆涂料中甲、二甲等有害气体)
(3)涂膜性能好:一次性成膜厚度可达50-80μm,其附着力、耐蚀性等综合指标比较优异
(4)色彩多样,可根据客户要求做出各种颜色,且产生色差的几率低
缺点:
(1)比较鲜艳的颜色容易褪色
(2)表面处理不好的型材表面容易产生橘皮、甚至脱粉
铝型材模具的设计除了遵循普通模具的设计原则以外,还有如下特点:
(1)挤压机(挤压筒)的佳比压范围为350~700 Mpa;
(2)挤压系数的佳范围为30~80;
(3)佳比压和挤压系数可通过挤压机、挤压筒、挤压工艺参数、铸锭长度以及模孔孔数来进行调节。